學百年黨史 講百年故事
傳承歷史精神 堅守初心使命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1921年-2021年
01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江澤民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
▲ 圖為十六大會場照片
大會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起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十六大會上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以下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民主法治,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目標提出,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增加了"社會建設"這一重要方面,從"三位一體"擴展為"四位一體"。
02抗擊“非典”
2002年11月以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了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的精神,舉國上下緊急動員,堅持群防群控,攜手共克時艱,有效控制了非典疫情,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抗擊非典的勝利,充分顯示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 圖為抗擊非典時期照片
3“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指明了我們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思路和戰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于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標志著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和新的中國國情相結合達到了新的高度和階段。
▲ 圖為胡錦濤發表講話
04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60年來兩黨領導人的首次會談,達成并共同發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愿景”,揭開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的大幕。隨著“共同愿景”提出的3項“體認”得到鞏固和強化,5項“共同促進”得到逐步落實,今天,兩岸人員往來之頻繁、經濟聯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躍、共同利益之廣泛,前所未有,令人振奮。事實充分證明,在兩岸關系發展道路上,國共兩黨共同邁出這歷史性的一步,是十分正確的,得民心、順潮流、開新局。
▲ 圖為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國民黨主席連戰握手照片
05堅持和平發展合作
2005年4月,胡錦濤主席參加雅加達亞非峰會,在講話中提出,亞非國家應“推動不同文明友好相處、平等對話、發展繁榮,共同構建一個和諧世界”。同年7月,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和諧世界”被寫入《中俄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和諧世界”第一次被確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共識,標志著這一全新理念逐漸進入國際社會的視野。9月,胡錦濤在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講,全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的深刻內涵。
▲ 圖為胡錦濤在亞非會議上發言
和諧世界的理論的提出具有現實意義,它是對現行世界奉行的以利己主義和自由競爭為基礎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的一種修正。對西方體制主導下的世界所存在的種種頑疾(如:環境問題,種族問題,文明沖突,武器擴善等)給出了一個最終的解決思路。
來源|綜合自《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百度百科、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