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大會的突出貢獻,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進行了深刻闡述,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明確要求。
▲ 圖為十七大會場照片
02四川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的特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2億元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改革開放后傷亡最慘重的一次災難。
▲ 圖為汶川地震紀念碑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黨和政府以人為本,重視生命,尊重生命,有效組織;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區人民頑強堅毅,自強不息;體現了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民族精神。
“自強不息、頑強拼搏,萬眾一心、同舟共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抗震救災精神成為連接十四億中國人民的靈魂和紐帶,在新時期發揮出燦爛的光芒。
3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從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到2008年演化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受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遇到嚴重困難,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黨中央密切關注危機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可能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風險和產生的沖擊,一再強調樹立憂患意識,做好應對危機的預案。2008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將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從年初的“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2009年初,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攬子計劃。主要包括: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行結構性減稅,大范圍實施汽車、鋼鐵等十個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等。經過艱苦努力,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從2009年第二季度起,我國經濟止跌回升,全年經濟增長9.2%。事實證明,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方針、政策和舉措總體上是有效的。
04北京奧運會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行。本屆奧運會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夏季奧運會,并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
▲ 圖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聲望、強化民族認同感 、增強社會凝集力、增強社會的整合能力、改善社會風氣、增強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加速社會發展進程。使中國日益自信,大國心態和風范亦得到塑造和錘煉。北京奧運會圓了中國的百年夢想,使中國更加自信,更加開放,更加進步。北京奧運會后的中國,更加致力于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致力于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05上海世博會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這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冊類世博會。在184天的時間里,有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308萬人次參觀展覽,書寫了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 圖為世博會中國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閉幕式31日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組委會主任委員王岐山在閉幕式上致辭說,上海世博會匯聚人類文明創新的成果,拉近了中國和世界的距離,一個更加開放、包容、文明進步的中國將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迎接無限光明的未來!
06確立科學發展觀為黨的指導思想
2012年黨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正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是指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中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中國發展要求,提出的戰略思想。
▲ 圖為黨的十八大會場照片
胡錦濤總書記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指明了我們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思路和戰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于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標志著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和新的中國國情相結合達到了新的高度和階段。
來源|綜合自《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百度百科、搜狗百科